昨天一個人呆坐在馬桶上突然想到,古代的人在解手完畢以后是如何解決屁屁的問題呢?這讓朱樓君的心里充滿了好奇,于是便到網(wǎng)絡(luò)上檢索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資料,希望可以滿足一下自己滿滿的探索欲望,誰成想竟然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讓人非常尷尬的事情,有些奇怪的東西竟然讓我猜不出它的使用方式,這難道就是古人的神奇之處嗎?

  對古代歷史有一些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,古時候是沒有手紙,草紙之類的日常生活用品的,那個時候能夠使用紙張或者布錦如廁的人家?guī)缀鯖]有,就連一國之尊的皇帝,在這個方面也沒有什么特權(quán),使用的大多都是修整光滑的木條或者竹板。

  這種竹板在古代稱呼為廁籌,別名也叫攪屎棍。在我國歷史當中記載,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(jīng)擁有使用廁籌的記載。資治通鑒說,北齊皇帝高洋就曾經(jīng)允許宰相楊愔使用廁籌。此后無論是唐太宗李世民,還是宋太祖趙匡胤,使用廁籌都是人生的必修課。

  最早的廁籌使用方法疑似是隨著佛教一同傳入中國的,在佛經(jīng)中記載了釋迦摩尼指導比丘和尚使用廁籌的記錄,一直延續(xù)到宋元明清之后,廁籌的使用率還是居高不下,直至近代以后,隨著科技發(fā)展,也出逐漸的用紙張代替的木條成為了社會主流使用的商品。

  人們在廁籌使用前,通常都會把木條或者竹板,修理得非常光滑,一旦清理得不夠細膩,上面有些木刺什么的,使用起來相信一定會讓人感覺非常的酸爽。假如上面的木刺穿入肉中,那絕對會是一件非常痛苦和羞恥的經(jīng)歷,手指上扎個木刺都會疼得叫天不應,更何況一個如此柔嫩的位置,這絕對是一件不可告人的經(jīng)歷,會讓你尷尬得生無可戀。

  不過廁籌也絕非只有板條狀的一種形態(tài),這個就是在博物館發(fā)現(xiàn)的圓棍狀廁籌,不過它的使用方法實在讓人難以啟齒。網(wǎng)友們完全可以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,來探討一下這款廁籌的使用方式。究竟是用來拉的呢,還是刮、擦、甚至是搓的呢!憑我個人的智慧實在想象不出還能有什么更奇葩的方式,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,這款廁籌是百分百存在的!

  前面的廁籌可能還會有一些可以研究的痕跡,但在這款廁籌面前,就讓人實在難探究竟!這到底是什么樣的天才,才能創(chuàng)造出如此令人目眩神迷的產(chǎn)品!更讓人爆款的是,這個廁籌竟然還記錄著被人使用過的痕跡,你能猜出它的使用方式嗎?